省市人大调研组赴闽清开展省“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涉农专题调研活动

来源:闽清县梅城报 发布时间: 2025-08-25 09:42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本报讯  为精准对接涉农领域发展需求、夯实省“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实践基础,8月19日至20日,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和市人大常委会农经工委组成联合调研组,在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农村工委主任刘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忠霖的带领下,赴闽清县开展省“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涉农专题调研。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刘久兴、陈淑玲,县政府副县长张兆雄陪同调研。

  19日下午,调研组首站走进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闽清站)。这座依托梅溪镇樟洋村两百余年历史古厝“宝英厝”建成的工作站,是清华大学与闽清县政府合作共建的全国首批站点,不仅为当地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实操支撑,更成为福建古厝活化利用的典型样本。

  在白河江橄榄种植基地,调研组深入了解闽清橄榄产业发展现状。该基地依托地理优势,通过与农科院等高校合作,不断推陈出新,其“科研+基地+农户”的联动模式,具有很好的总结推广价值。

  20日上午,调研组赴上莲乡考察“遇见心上莲”农文旅项目。该项目涵盖18个村、四个片区、两条线路。通过开发农耕体验、稻田艺术、研学教育等项目,举办了两届“心上莲村唱”活动,线上线下反响热烈,不仅带火周边民宿、餐饮消费,更让“心上莲”地域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

  调研组最后一站来到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闽清示范园上汾片区,实地察看串联芋稻轮作高标准农田基地、百香果良种推广示范园和龙晶葡萄庄园,对片区“以产业带融合、以融合促振兴”的发展路径给予高度认可。

  调研组强调,要以省“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为抓手,进一步巩固闽清涉农领域发展优势。一是持续强化科技赋能,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动特色农产品提质升级;二是做精做优农文旅融合文章,放大“心上莲”“村唱”等特色文旅品牌效应,带动更多乡村业态发展;三是发挥示范园引领作用,总结塔庄“四维融合”“五好未来乡村”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模式;四是锚定农户增收核心目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涉农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农民群众,为全省涉农领域高质量发展贡献闽清力量。  (记者 刘晗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