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到白樟镇调研水质提升工作

来源:闽清县梅城报 发布时间: 2025-07-21 08:50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本报讯  7月17日上午,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久兴,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淑玲带队到白樟镇调研水质提升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扎实实贯彻好县委决策部署,从问题导向上把握水生态治理的标与本,从工作方法上统筹治理措施的精与准,从底线思维上坚守责任落实的严与实,以全局谋划一域,也以一域服务全局,打牢打好打赢白樟镇水质提升攻坚战。

  樟山断面是白樟与云龙的乡镇交界断面,既是两镇水系生态关联的“连接点”,也是检验白樟水环境状况的“总关口”。调研组实地查看樟山村三级沉淀坝运行效能,详细听取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情况汇报。

  调研组强调,要以樟山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为核心目标,统筹推进标本兼治。紧盯断面周边污水直排、垃圾入河、坝体淤堵等突出问题,依托三级沉淀坝等现有设施强化应急处置,对发现的污染点源快速响应、靶向攻坚,确保短期内水质指标稳中向好。要聚焦水源涵养、管网配套、产业转型等根源性问题,系统规划、久久为功,实现“急症快治”与“慢病根治”相统一。

  金沙溪小流域下游的小园省控断面,是注入梅溪流域的最后一道“关口”。调研组仔细巡查河岸、查看水体颜色,听取相关工作措施实施情况汇报,对当前小园断面稳定优良的水质给予肯定。

  调研组强调,作为连接金沙溪与梅溪的关键节点,既要巩固现有治理成果,更要树立“保优提质”的更高目标。要持续深化源头防控,对沿岸潜在污染源保持警惕,严防“小问题”累积成“大隐患”。要优化常态化监管机制,将排污口监测、水质预警做得更细更实,让“优良”成为常态。要着眼更高标准,结合梅溪流域整体生态需求,在保持水质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和生态功能,让这道“关口”不仅成为水质达标的“守门员”,更成为流域生态改善的“推进器”,带动全域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7月以来,下新厝断面总磷均值有所波动。调研组奔着问题,来到断面周边重点区域,实地查看沿岸企业排污口、池埔污水管网泵站、白金污水处理厂等关键点位,仔细比对近期水质监测数据,详细询问波动时段的降雨、流量等影响因素,与属地及相关部门共同分析总磷波动的深层原因。 (闽清县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