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准发力提质量、稳增效,逐步优化产业结构
夯实农业基础。坚决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稳面积、调结构、增产量。加大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乱占耕地建房、大棚房、非法采砂治理力度,有效保护耕地。发挥传统农业乡镇优势,持续探索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用好粮食安全、耕地保护政策体系、炉溪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带动村民规模化种植水稻、芋头、油茶等农作物,持续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由农业大镇到农业强镇的转变。
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引导各村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发展葡萄、火龙果等特色种植,构建“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扎实做好茶口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加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茶口粉干宣传力度,推动特色产品“规模化、品质化、精致化”,加快推进茶口粉干、口袋精酿啤酒等特色产业高位嫁接、蝶变升级。
推动产业融合。以“围绕一个重心、做好两个示范、做强三个特色”为目标,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县级智慧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构建“农业+”发展格局,强化农业与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深入融合,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推动农业发展,建成塔庄汾阳茉莉花种植示范基地,开工建设茉莉花茶闽清产业园、粉干产业园,积极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助力塔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千方百计抓项目、促转型,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快马加鞭干项目。全力以赴抓好14个新建项目、14个续建项目,一个一个地抓前期、抓开工、抓进度,确保年度投资计划任务完成。推动大通道、梅溪水系周边环境提升,陌上花开民宿集群、口袋酒文化产业街区、研谷小镇、坪街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开工建设,积极争取县县通高速、政永高速公路连接线项目。加大对上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力争到位各类资金0.5亿元、专项债券资金2亿元以上,实现稳投资、促增长、强后劲。
精准出击抓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服务能力,聚焦农文旅产业,重点引进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科技文创等领域的企业或项目,努力打造一批名声叫得响、有吸引力的农文旅品牌,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促进塔庄全域旅游发展。坚持“每月走访、每季座谈”服务机制,加大对稻香小院、炉溪百果园项目等已落地企业的跟踪服务力度,畅通“绿色通道”,帮助解决发展困难,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持续用力促发展。开展样板集镇创建工作,实施污水垃圾治理、绿化改善提升、既有建筑整治、惠民空间打造等项目建设,常态化开展“六清一改”“爱河护水清洁家园”等各项行动,全面提升镇区综合环境,不断提升塔庄集镇居民生活品质。健全乡村安全饮水、污水处理、 垃圾清运、村容村貌等建后管护机制,撬动乡村沉睡资源,提升乡村整体价值品质。
三、多措并举优环境、强保障,持续改善城乡面貌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重点突出低收入群体动态监测和预警,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精准服务水平。扎实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高质量完成兵员征集和民兵调整改革任务,统筹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和拥军家属工作。
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加大对民生工程财政投入,补齐补强民生短板,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依托塔庄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增强老年人福祉,打响“有福之州、幸福老人”品牌。继续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推进闽清县塔庄镇塔庄至高峰(Y024)公路改建工程。
全面营造文明乡风。持续巩固提升“省级文明乡镇”创建成果,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文化阵地建设,针对群众需求组织开展教育科普、卫生健康、孝老爱亲、爱护儿童等文明实践活动。突出人居环境整治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身边好人”“星级志愿者”“最美庭院”等系列评选推荐活动,用道德典型教育引导群众崇德向善、文明守礼。
四、更大力度保平安、暖民心,着力提升幸福指数
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强化风险意识,牢牢守住“两条底线”,坚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常态化开展各类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扎实做好生态环保、农村危旧房屋改造、自建房安全结构排查等工作,铁腕打击违法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民族宗教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国防动员,深化双拥共建,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夯实乡村治理基础,通过“三联三包”工作举措,深化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平台,增强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用好“福之塔庄”等数字化智能化平台,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平安三率宣传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提高网格化服务的工作效率。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加强培育文明乡风,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使社会治理成效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镇人民。
切实维护安全稳定。时刻保持安全应急激活状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防控重大风险和应对极端天气、突发事件能力。运用好“六个一次”信访维稳机制,落实领导干部带头接访下访制度,多元调处控增量、集中攻坚减存量、化解风险防变量,不断提升初信初访化解率、信访结案率和群众满意度。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