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乡村振兴路,赓续中华复兴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红色研学

来源:闽清县教育局 发布时间: 2025-08-28 10:43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2025年8月4日至8日,闽清一中副校级领导詹善敬、德育处副主任许立栋及带队教师卢林新带领50名优秀学生干部走进福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中心,开启了一场以“寻访乡村振兴路,赓续中华复兴梦”为主题的深度研学之旅。5天行程跨越山海,同学们在行走的课堂中触摸时代脉搏,感悟振兴伟力。

  

  师生一到营地,中心即组织召开对接会,会上强调了安全、纪律、生活、用餐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带队教师与辅导员进行对接,在研学期间配合工作,引导学生规范行为,确保本次研学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01难忘下党忆峥嵘,精神洗礼铸信念

  在被誉为“中国红色地标”的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学子们踏上了一段追寻初心、砥砺精神的红色旅程。这里曾是总书记深情牵挂并“三进下党”访贫问苦的地方,是“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的生动实践地。

  展馆溯初心:感悟“难忘下党”奋斗史。步入庄严肃穆的“难忘下党”主题展馆,泛黄的照片、珍贵的史料、朴实的农具,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那段“异常艰苦、异常难忘”的岁月。学生们屏息凝神,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深刻体悟了总书记当年心系百姓、跋山涉水“三进下党”的为民情怀,以及下党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如何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克服万难、摆脱贫困的奋斗历程。这不仅是一次历史回顾,更是一次理想信念的深刻洗礼,让“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学生心中扎根。

  鸾峰桥上思担当:重走党群连心路。巍峨的鸾峰桥横跨于崇山峻岭之间,桥下溪流奔腾不息。站在这座见证了党与人民血肉联系的“连心桥”上,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当年党员干部们冒雨徒步进乡访贫问苦的艰辛与执着。亲历这处精神地标,学生们深刻理解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体悟到责任与担当的重量,意志在历史的回响中得到了无声的锤炼。

  02探秘赤溪话蝶变,绿水青山砺担当

  从红色下党转向被誉为“中国扶贫第一村”的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实践课堂融入如画的绿水青山。这里书写了从“穷山恶水”到“金山银山”的华丽蝶变,是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伟大成就的鲜活样本。

  蝶舞生态园:感知自然和谐共生。在充满生机的蝴蝶生态园,色彩斑斓的蝶群翩跹起舞,学生们近距离观察蝴蝶的生活习性,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通过专业讲解,他们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路径,理解生态振兴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石,激发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赤溪印记馆:见证脱贫攻坚伟力。走进赤溪村扶贫展示馆,这里系统展示了赤溪村三十多年筚路蓝缕、摆脱贫困的奋斗史诗。当大屏幕上播放起总书记与赤溪村干部群众视频连线的温暖画面时,馆内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学生们眼中闪烁着震撼与自豪的光芒,真切感受到了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伟大力量,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战地协作魂:CS对抗凝团队。在模拟战场上进行的CS对抗赛,学生们身着装备,穿梭于掩体之间,制定战术、分工协作、掩护进攻。激烈的“战斗”中,不仅锻炼了反应能力和战术思维,更深刻体会到团队信任、有效沟通和牺牲精神的极端重要性。胜负之外,汗水浇灌出的协作之花和集体荣誉感,成为此行最宝贵的收获之一。

  峡谷勇攀援:挑战自我砺胆魄。九鲤溪峡谷挑战中,在专业教练指导下,学生们勇敢地踏上峡谷溯溪与攀岩的征程。绳索磨红了手掌,汗水模糊了视线,是对体力、勇气和意志的严峻考验。每一次向上攀登,每一次涉水前行,都是对个人极限的突破,淬炼了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03创意沙绘抒乡情,拓展竞技砺锋芒

   研学实践的尾声回到福州市中小学生实践中心,学生们通过艺术创作和团队竞技活动,抒发感悟,锤炼心智,将所见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沙绘故园情:巧手勾勒振兴梦。“沙画绘家乡”活动中,指尖流沙幻化青山碧水、崭新民居。一幅幅充满创意与深情的沙画作品逐渐成形,斑斓的色彩承载着学生们对乡土的热爱和对乡村振兴蓝图的无限畅想。这不仅是一次艺术实践,更是情感的表达和梦想的具象化。

  冰壶凝智勇:策略协作定乾坤。陆地冰壶场上,学生精准判断力度与角度,冷静布局,团队成员间展现出完美配合与策略执行。每一次投壶前的深思熟虑,每一次成功的防守或得分后的击掌相庆,都在无声地培养着学生的全局观、策略思维以及在压力下保持冷静、通力协作的能力。

  矢志破长空:专注沉稳砺心性。射箭场地上,学生们凝神静气,举弓、搭箭、开弓、瞄准、撒放。每一个动作都要求绝对的专注、身体的稳定和内心的平静。屏息瞄准的瞬间,是对耐心、定力和抗干扰能力的极致考验。当箭矢离弦命中靶心,收获的不仅是成功的喜悦,更是对“心无旁骛、矢志不渝”精神的最佳诠释,磨砺了沉稳专注、勇于挑战的心志。

  五日征程,闽清一中50名学子用脚步丈量振兴之路。下党的红、赤溪的绿、沙画的金、冰壶的蓝,交织成青春最厚重的底色。晒黑的脸庞是阳光的勋章,沾满泥土的鞋底刻写着行走的力量。当乡村振兴的宏图在眼前展开,当民族复兴的号角在心头震响,一粒粒坚韧、担当、协作的种子已悄然萌发。

  今日研学路,明朝栋梁材。闽清一中的学子们,必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过硬的本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