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领导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来源:闽清县梅城报 发布时间: 2025-03-10 09:33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本报讯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3月3日,县委书记孙利带队赴白樟、金沙、白中、三溪等乡镇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持续深化拓展“三争”、开展“奋勇争先”行动,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使命担当、更好发展成效,在乡村全面振兴上续写新篇,用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羊顺农庄是台胞刘兴顺回乡投资的重点项目,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刘兴顺把羊顺农庄打造为面积达1500亩,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农业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农业庄园。孙利通过与其沟通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他指出,台胞带着资金、技术与先进理念回乡投资,彰显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怀与责任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孙利强调,属地乡镇及有关部门要帮助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引入先进的农业种植、养殖技术,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要突出乡村旅游的特色化与差异化,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内涵,讲好“羊顺故事”,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要深化梅台融合发展,带动更多台胞来闽清创业就业,共同打造梅台共建乡村新样板。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全方位服务和一站式支撑,让广大台胞台企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好。

  “三农”工作,国之大者。在金沙镇墘面村的黑木耳种植基地,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黑木耳从菌袋四周的小孔中探出头来。孙利详细了解基地种植规模,销售情况。

  孙利强调,要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立足自身独特的优势和资源,围绕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深入推进土地流转,扩大生产规模,做大特色产业,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要着力提升农产品品质,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对接,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增效,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要加大产业技术投入,不断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要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知名闽清农产品,增强影响力,吸引更多消费者。

  乡村振兴,做好党建文章是关键。在白中镇田中村村部,孙利详细了解该村党建建设及品牌打造情况。

  孙利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持续深化新时代“堡垒工程”,要突出问题导向、锚定短板弱项、细化思路举措,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实现党对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更加有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群干群关系更加紧密、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孙利强调,要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管好用好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为乡村振兴蓄势聚力。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鼓励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采取资金入股、资源开发、资产盘活等方式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子,盘活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各类集体财产,保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不断增强村党组织“造血”功能。要持续强化基层党建阵地建设,重点提升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服务党员群众质效。要着力提升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内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持续推进党内组织生活标准化、规范化。

  三溪乡景色秀丽,春光不尽、山翠无穷。三溪乡溪源裡景区总规划面积7.25公顷,打造油茶观光、研学基地、河道漂流以及瀑布自然景观。项目一期主要建设沿溪休闲步道、水上漂流等设施。

  碧水绕青山,一溪润两岸。孙利登高眺望景区全貌,了解景区建设及后续运营情况。孙利强调,规划是项目的灵魂。要坚持规划引领,发挥台湾团队的优势,高标准、高品质规划建设景区,打造乡村振兴的“精品示范”。要实施全域旅游战略,进一步推动景区联动,推动文旅资源整合提升、串珠成链、连点成片。要突出文化赋能,深挖“百年油坊”等文化资源,植入非遗元素,让游客“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要让村民群众参与到项目上来,围绕民宿运营、电商直播等需求,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破解民生痛点,培育乡村人才,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要发扬优良作风,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力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县领导黄斌参加调研。 (记者  赖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