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传统村落闽清县池园镇陈厝垅村保护发展规划

来源:闽清县 发布时间: 2022-02-10 11:29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陈厝垅村整个行政管理范围,面积约为405.28公顷。保护范围为村内历史文化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包括古厝、古庙、宗祠等传统建筑群为主体的区域。规划期限:近期为2021-2025年,中期为2026-2030年,远期为2031-2035年。

(二)规划目标

实施全域空间管控,重点结合村庄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要素,制定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目标策略,提出村庄人口与用地规模控制要求、生态化建设策略、特色产业发展引导、景观风貌管控指引等。充分挖掘村落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传统手工艺资源,将陈厝垅村打造为省内知名的集陶艺文化、古厝文化的特色省级传统村落。

(三)性质定位

规划发挥区位及自然地理优势,挖掘陈厝垅村传统村落旅游文化资源,发展集山区绿色农产品生产、生态休闲、传统村落文化旅游体验、养生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康养古村落。

(四)保护内容

根据传陈厝垅村统村落的特点,将保护对象分为“物质文化要素”、“非物质文化要素”两个大类。其中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包含山体田园、传统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

山体田园保护重点在于陈厝垅村周边山体、农田、植被等,人工环境保护重点在于对传统村落进行整体保护,传统建筑以及历史环境要素重点保护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民居以及古树名木等历史遗存。

非物质文化要素包括历史人物、传统手工艺技能、民俗节庆和文献资料,重点在于对陶瓷制作工艺、庙会等民俗活动的保护。

 

保护要素构成表

大类

保护内容分类

具体保护对象

物质

文化

遗产

山体田园

山体

陈厝垅尾洋周边山体

农田

陈厝垅尾洋自然村所辖农田

植被

柯洋通天隔旁风水林、文垅、可墘自然村内风水林;

陈厝垅尾洋自然村所辖林地

名胜文化

柯峰胜境

传统建筑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柯洋陈氏支祠

民居

福斗厝、下故厝、楱华厝、松华厝寨里、观祥厝、铛姑廊、国潘厝22栋传统民居

坛庙祠堂

柯洋陈氏支祠、将军庙、大王庙

历史环境要素

古树名木

杉树、相思树、柯树、青冈树等树种20余

古井

文垅水井3口

古道

通往池园镇镇区陈厝垅段120层古道

非物质文化要素

历史人物

陈德、陈益、陈章玑、陈则华

传统手工艺技能

闽清池园镇陶瓷制作工艺

民俗节庆

游灯、传统的迎“将军、大王” 闹元宵等庙会、祭祀农神活动

文献资料

柯峰陈氏支谱、《情系柯洋天》

 

(五)保护区划等级划定

本次规划根据陈厝垅村自身情况及周边环境将保护区划分为两个层次,分别为: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核心保护区:以柯洋陈氏支祠、下故厝建筑的保护范围线形成,西面至建筑外墙外延山体等高线处、东至道路中心线、西南至下故厝建筑墙体外延10米;

以松华厝、福斗厝建筑本体西至建筑外墙外延山体等高线,东至道路中心线、南至福斗厝建筑外墙外延山体等高线处、北至建筑外墙空地边缘;

以榛华厝建筑本体北至建筑外墙山体顶部等高线,南至附属建筑墙体外扩15米,西至建筑本体墙体外延25米,东由建筑本体墙体外延与等高线交线处。共四处核心保护范围,总面积为2.52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最西至观祥厝西侧道路中心线、最东至榛华厝建筑本体外扩50米、最北至道路中心线,最南至道路中心线;最西至陈厝垅43号建筑外墙等高线外扩约25米,最东至陈厝垅73号外扩35米的地形线处,最北至文垅2号建筑外墙等高线外扩约15米,最南至福斗厝建筑外墙等高线外扩约15米。共2处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为38.40公顷。

分期工作重点

近期建设项目:重点控制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的无序建设,达到初步保护的目的,并通过逐步整治,基本恢复陈厝垅村的历史格局与风貌,打造适宜居住和旅游的目的。重点抢救濒危的传统建筑,加强对环境卫生的治理,重点打造陈厝垅历史风貌集中区,逐步完善传统村落的各种功能和基础设施。

中期建设项目:村落的历史风貌达到全面保护,在延续居住功能的同时,充实文化、旅游功能,提升传统村落的文化氛围,使保护进入良性循环的过程。

远期建设项目:全面修复和整治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各类历史环境要素。完善服务配套设施、进行道路工程整治。整治过程由核心保护范围逐步向建设控制地带延伸,带动整个村落的全面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