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

来源:闽清县教育局 发布时间: 2023-12-12 17:10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2023年,县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推动“党建领航、经济领跑、民生领先”行动,围绕教育均衡、教育质量、教师队伍等关键任务,加快建设教育强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是加强新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以党组会、中心组理论学习等形式为依托开展各类活动。二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制定下发《中共闽清县教育局党组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工作方案》,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目前,全县教育系统中小学校党组织中校长、书记“一肩挑”的占比达91.6%。闽清一中、职业中专学校、第三实验小学、坂东镇中心小学等4个学校党支部被闽清县直机关工委授予“党建品牌”称号,第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支部被福州市委教育工委授予“学校党建品牌建设示范单位”。三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紧扣提升“点题整治”质效目标,针对性、高质量地开展整治,落实好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守护校园食品安全等工作。

(二)坚持公平公益,构建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一是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加强乡村学前教育办学点建设,白中镇攸太小学附设班、珠中小学附设班、普贤小学附设班、梅坂小学附设班通过福州市第一批乡村学前教育标准化办学点评估认定。加强示范园创建,闽清县外滩幼儿园、坂东镇文定小学附属幼儿园通过县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现有市级示范性幼儿园3所,县级示范性幼儿园21所。二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白樟镇中心小学、三溪初中等34所学校通过市级乡村温馨校园评估验收;三溪乡中心小学、上莲乡中心小学等2所学校通过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市级评估验收;闽清县坂东镇中心小学作为全市唯一的一所小学(全省仅三所)入选教育部第四批乡村温馨校园典型案例;闽清县第三实验小学入选福建省第五批省级温馨校园典型案例;闽清县实验小学成功创建“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基地校”。推进特殊教育普惠融合发展,新增三溪乡中心小学、上莲乡中心小学、闽清三中、东桥初中、省璜初中等随班就读基地校5所。三是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推进三所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闽清一中加强优秀师资培养,与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展深入合作,与福建师范大学共建实习基地;实施“培优强基”行动,学校在省、市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奖46人次。闽清高级中学在通过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评估验收的基础上,加强对外协作,借助闽江学院、闽院附中、师大附中、福州十八中等名校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闽清二中传承“文泉书院”百年文化内涵,加强体育和艺术特色教学和学生培养。四是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夯实闽清职专委托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办学管理成果,与福建建筑学校、厦门信息学校、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等院校开展合作共建、结对帮扶、学习交流等活动,在干部队伍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素质提高、学生专业发展等方面共促提升。坚持“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和“做特、做精、做强”原则,持续动态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与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新增合作“3+2”五年制大专数字媒体专业。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强与“福建时创电子有限公司”“闽清县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开展合作,用好2条智能制造生产线,推动“人才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助力“三大三强”战略实施。

(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加强中小学思政教育,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雷锋”等活动。开展“争优评先”活动,荣获市级“先进班集体”64个,市级“三好生”101名,市级“优秀学生干部”63名,评选县级“新时代好少年”10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大篷车”送教送培活动,落实1(专职心理老师)+X(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心理委员、安全信息员)+1(校级领导或德育、安全干部)心理健康机制,确保“一生一档”全面压实、不漏一人。二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办好民生实事,全县15所具备开放条件的公办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举办全县中小学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联赛,开展闽清县2023年中小学生运动会第45届田径比赛,提升体育竞技水平。在福州市第60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中,城关小学荣获小学组爵士舞蹈啦啦操规定动作比赛冠军;第三实验小学获棒垒球比赛小学乙组冠军、小学甲组季军;城关中学男、女子篮球队分别获得篮球组冠、亚军。三是开展美育浸润行动。举办全县中小学生合唱比赛、庆“六一”暨美育基地校(美术类)作品展、中小学生绘画、书法、篆刻作品征集等多彩艺术活动。总结闽清县教师合唱团成立一周年来工作成果,举办〈最好的未来〉——闽清县教师合唱团音乐会,展现闽清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及合唱水平。在第七届福州小茉莉合唱节暨2023年福州市中小学合唱比赛中,闽清县第三实验小学荣获一等奖,城关小学、闽清职专获二等奖。四是夯实劳动育人新格局。加强劳动基地建设,今年新增瓷天下海丝谷、云上尚德耕读学堂、闽清龙晶葡萄园等县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个。全县现有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个、市级研学实践、劳动教育基地2个,县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4个、县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6个。

(四)锻造提升队伍素养,促进教师高素质专业发展

一是加强人才政策宣传。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组织参加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江夏学院等高校专场招聘会,大力宣传《闽清县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实施办法》,详细解读我县引进教育人才的保障待遇及奖励政策,吸引研究生、师范大学毕业生等高层次教育人才来梅任教。二是加大优秀教育人才引进力度。用足用好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政策,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录用专项岗位教师15人、参聘岗位教师159人、福州市公费师范生2人。三是完善系统师资培养。发挥名师引领辐射作用,开展“青蓝工程”,学科名师按“一带一”“一带二”方式与年轻教师签订“师徒协议”,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实施“名教师”培养计划,新成立闽清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60位教师获中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41名教师入选“十四五”期间市级基础教育第一批、第二批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3名教师入选“十四五”期间市级基础教育第一批、第二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四是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全方位关心支持教师,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感、成就感。强化正向激励,选树先进典型,1名教师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5名教师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

(五)坚持优先发展,强化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素保障

一是持续提升办学条件。改造、修缮白中镇珠中小学、梅溪镇中心小学、坂东镇坂西小学、昙溪初中、闽清三中等学校校舍。加快推动闽清县实验幼儿园改造、修缮项目及南山壹号、弘晟法郡等小区配建幼儿园二次装修工作,推进闽清县第二中学改扩建工程、闽清县实验小学及附属幼儿园建设项目、闽清职专新校区前期工作。完成全县89间教室开展近视防控照明改造,进一步改善学生用眼环境。二是落实资助政策确保教育公平。坚持扶贫与 “扶志”“扶智”“扶助”长效帮扶机制,推进智慧资助,2023年共发放资助资金328.87万元,资助学生6280人次。做好助学贷款工作,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审核通过703人,授信金额853万元,确保“应贷尽贷”。加强关心关爱,多举措帮扶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帮扶102名,闽清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用爱浸润,静待“智信”之花向阳开》案例入选福建省教育厅20个“向阳花开”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长效帮扶机制优秀名单,其中福州市仅3个。三是筑牢校园安全屏障。以平安校园建设为抓手,持续强化校园“三防”建设,为全县幼儿园、中小学校安装防坠网,配备215名专职保安员,建立130余支累计超过5000多人的护学岗和平安志愿者队伍,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配备100%达标。

(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强县建设

一是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坂东镇中心小学与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正在探索跨区域集团化办学试点。加大集团化办学力度,今年以混合、联盟等模式新组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集团14个,在办学理念交流、教学经验分享、特色学校建设、优势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推动从优质校“输血”向各成员校共同“造血”、集团“活血”转变,进一步激发办学治校活力。目前,全县共组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集团16个,教育集团覆盖率达100%。二是巩固拓展“双减”成果。继续把“双减”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推行课后服务“5+2”“2+N”模式,丰富课后服务形式和内容,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要的学生“两个全覆盖”。深入开展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问题行动,联合消防、住建、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对全县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暑期专项检查、“百日会战”排查整治等行动。三是持续深化督导改革。切实发挥教育督导问责“利剑”作用,落实好2023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专项督导工作和市对县“两项督导”迎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市对县“两项督导”评估,以高质量的教育督导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四是推进依法治校。加强校园法治建设,落实“八五”普法规划,聘请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局等单位法治副校(园)长,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