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蝶变为乡村振兴试点村

闽清县狠抓水土保持工作落实
来源:闽清县梅城报 发布时间: 2020-11-23 09:58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闽清县水土保持工作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讨山水林田湖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案,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持续实施中央坡耕地、省级水土流失重点县、重点乡镇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扎扎实实开展生态河道、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和坡改梯综合治理,打造“一村一韵”“一村一景”“一村一品”水保生态产品,助力乡村生态宜居和产业振兴。

  闽清县白中镇霞溪村曾经是出了名的贫困村,而如今摇身变为福州市乡村振兴试点村,农民年人均收入达10万元以上。
  霞溪村的华丽蝶变,正是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的真实写照,为乡村振兴描绘生态底色,让产业有了支撑。
  对于霞溪村这几年的变化,现年70岁的村民俞光希感触最深。他介绍,自从政府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后,村里跟自己一样的困难户生活得到改善,人均月收入增加了3600元,村庄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原本光秃秃的荒山荒地变山林,坡耕地和抛荒地也变绿了。连房前屋后和河道都变成生态公园和综合文化广场,村民茶余饭后也有散步的地方。
  “以村为单元进行水土保持规划和综合治理,通过‘水土保持+’的模式,把水土流失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建设水土保持生态村,实现治理与美化、治理与致富双赢。”闽清县水利局水土保持办谢主任说,通过实施四地治理、四旁绿化、河道整治,构建绿水相间、绿带成网、绿环村庄的水保生态网络体系,霞溪村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人居环境得到改善,能充分彰显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清洁小流域,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成让群众“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守得住乡愁”的水土保持生态村。休闲步道、生态公园、休闲亭子成为当地村民茶余饭后散步、聊天的好去处,真真切切提高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谢主任介绍,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村建设带动一个优质项目更好地推动发展。霞溪村立足自身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创办闽清县霞美农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0万元,其中村集体股东占40%,农户占60%,主要种植黄秋葵、槟榔芋等多种蔬菜,面积达165亩,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支部控股,群众参股”的形式合作运营。同时,利用全村600多亩的蔬菜基地与福州南通蔬菜批发市场挂钩,带动30多户农户进行经济作物连片种植。合作社年创产值156万元,年利润23万元,增加村财收入10万元。
  同时,村里还利用生态资源发展“周末”经济、“假日”经济,吸引外来人口到村里采摘果蔬和休闲旅游,让村民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呼吸得到新鲜空气”的同时,增加村民收入。
  水土保持工作为乡村振兴描绘生态底色,让产业振兴有了支撑。为此,霞溪村也被列入福州市乡村振兴市级试点村。
  (东南网 记者 林张清 通讯员 郑容妹 郑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