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网络购物、跨境电商等网络概念的拓展,微信、语音视频、聊天室等社交平台作为新的营销方式被广泛运用,传销组织花样不断翻新,以“资本运作”、“消费投资”、“网络理财”、“慈善互助”等名义从事网络传销活动。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传销犯罪出现9个新变种,希望群众加强防范。
变种1:“金融”传销
承诺高收益,引诱投资,这种行为隐蔽性强,多由境外人员远程操控,投资款往往通过个人银行账户网银转账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流转。这种吸收资金的行为名目常见的有“××金融互助社区”、“××金融互助平台”、“××金融互助理财”、“××金融互助投资”、“××互助社区”、“××财富互助平台”等。
变种2:“商品”传销
这个组织是有商品的,但是他的商品只是用于蛊惑加盟者,通过造假的方式做出该商品非常好卖的假象,打着电商或者微商的旗号,成本较低、发展迅速、骗人不见面。经常打着“分享经济、虚拟货币、消费返利、消费增值、消费多少返多少、消费就是存钱、物联网”等口号的各类网上商城及线下商城名义发展会员的网络传销,该类型传销最近两年可以说是非常猖獗。
变种三:“旅游”传销
打着“旅游直销”、“旅游驿站”、“低价旅游”、“免费旅游”、“边旅游边赚钱”等噱头,通过加手机微信好友的形式发展下线,拉群众入会交费,病毒式传播,速度非常快。经常这样宣传:“只需要交少量会员费,便可以免费高端游”、“加入我们就可以免费畅游世界”、“别人旅游都是花钱,我们旅游可以赚钱”、“旅游加创业”……
变种4:“国家工程”传销
打着国家扶持、有政府背景等旗号,伪造国家机关文件,虚拟公司企业,以人际网络、连锁销售、资本运作、民间互助理财、资本孵化等为名,通常以“西部大开发”、“北部湾建设”、“振兴东北” 、“中部崛起”、“资金二次分配”、“环渤海湾”、“京津冀一体化”等虚假宣传从事传销活动。
变种5:“假冒直销企业”传销
直接冒用正规直企的企业名称,或者冒用直企名义,开通微信公众号虚假宣传、通过网络招聘销售人员,还有不法分子利用淘宝网店、微信商铺销售正规直企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假冒产品。以假借直销名义,以合法公司为掩护,以销售商品为幌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发展业务员等形式发展下线以团队计酬的传销模式。
变种6:“假慈善”传销
号称自己有官方背景,打着慈善救助、爱心互助为幌子,以“做慈善事业,筑和谐家园”、“爱心支助贫困学子”、“精准扶贫”、“慈善互助”等旗号等形式,欺骗善良的群众上当受骗。
变种7:“养老”传销
先以免费体检、产品体验、健康讲座等形式吸引老人参与,通过套近乎、亲情牌与老人拉近关系后,进行“洗脑”式推销,以“消费养老”、“投资养老院”等为名,大量发展会员,达到融资敛财的目的。
变种8:“玩游戏”传销
以玩网络游戏、网上博彩为名,发展会员从事游戏股票、幸运博彩等游戏充值卡,以直销奖、销售奖为诱饵发展下线从事传销活动。
变种9:“就业创业”传销
以介绍工作、从事经营活动等为幌子欺骗他人离开居所地;以创业投资为由头,以在家创业、网络创业、网络资本运作、网络投资、原始股投资、基金发售为诱饵,欺骗、引诱年轻人上当。